疫情防控期間,成都不動產登記可網上辦、預約辦

2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由于規劃和自然資源服務大廳辦事群眾來源廣泛、流動性強,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疫重點場所。為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在疫情防控期間,辦理政務服務事項以網上辦、預約辦為主,部分服務將延后辦理。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一、辦理五城區及高新區不動產登記事項

1.網上答疑。辦事群眾對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有疑問需要咨詢的,可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進入“熱點問題”“科長來了”版塊,備有相關問題100問、15期“科長來了”視頻。如還有疑問,請拔打咨詢 *** :028-62370760、86245281。

2.網上預約。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均可網上預約,請申請人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預約辦理”版塊,選取“預約辦理”登記事項和填寫預約信息后,即可提交變更登記、離婚分得、抵押權、補(換)證等80項預約申請。

3.網上預審。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網上預審”版塊,選擇網上預審的登記事項。申請人根據頁面提示完成房源選擇、信息錄入及資料上傳等操作后,即可提交變更登記、離婚分得、抵押權、補(換)證等83項預審申請。

4.網上辦理房地數據關聯。辦理房地數據關聯業務,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房地數據關聯”版塊,填寫信息完成房地數據關聯查詢,或填寫信息、上傳資料,點擊“提交”后,即可完成房地數據關聯申請。經審核通過后,系統將審核信息發送至申請人手機。

5.網上支付不動產登記費。辦理不動產登記費繳納業務,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網上繳費”版塊,既可使用微信或支付寶完成繳納不動產登記費。

6.網上開具不動產登記費電子票據。獲取不動產登記費票據,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電子票據”版塊,輸入業務信息進行查詢,勾選查詢到的票據進行下載。

7.網上發放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明。申請領取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明業務,受理時選擇領取電子證明并在收到完成登簿通知后,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或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通過在線人臉識別完成身份認證后,自助下載和核驗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明。

8.網上查詢不動產登記信息。辦理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業務,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進入“網上查檔”版塊,經在線實名認證后符合查詢條件的,可以查看或下載五城區及高新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

9.網上審核“多測合一”成果。辦理“多測合一”成果審核業務,請訪問“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管理信息系統”(),完成規范性審核后,將通過系統和短信方式一次性同步告知審核結果。

10.網上查詢業務件辦理進度。查詢已申請的業務件辦理進度,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進度查詢”模塊,輸入受理號或業務號、權利人姓名和驗證碼后,點擊“查詢”按鈕,便可查詢申請業務的辦理進度。

11.網上下載不動產登記資料。獲取相關不動產登記資料,請訪問“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 ()、“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或登錄“天府市民云”APP的“不動產登記服務”,進入“資料下載”模塊,可根據需要下載或打印《不動產登記申請書》《不動產信息查詢授權委托書》《不動產權屬來源證明》等19種電子資料。

12.網上辦理抵押以及預告登記。簽約4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可通過SPCS銀政通(四川支付結算綜合服務系統)或直聯模式,實現抵押登記線上查詢、預約預審和直辦抵押注銷、預告預抵押登記的“不見面審批”。

13.網上辦理查封登記。疫情防控期間,成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通過“點對點” *** 執行查控機制,辦理市、區兩級人民法院查封登記。

1.為減少人員集聚,將申請現場辦理批量件業務的時間調整至疫情防控期后,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2.疫情防控期間,涉及雙方等多人申請事項,盡量委托辦理。無需緊急辦理事項,盡量不到服務大廳現場辦理。

1.實行不動產權證書免費郵寄。涉及需要領取不動產權證書的業務,全部由成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免費郵寄至申請人填寫的收件地址。

2.實行不動產登記電子證明。涉及抵押權登記、地役權登記、預告登記、異議登記需領取不動產登記證明的業務,請申請人在受理時選擇領取電子證明,在業務辦結后通過“成都市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成都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自行下載電子證明。

成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已在匯泉北路323號城東辦證點、建設北路一段66號辦證點設置24小時自助服務區,配有自助服務終端,提供自助查詢、自助繳費、自助打印(證書、證明)等自助服務,倡導辦事群眾優先選擇自助設備“自助辦”。

對涉及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相關事項實行預約辦理,在城東辦證點(匯泉北路323號)開通綠色通道(第二層第28號、第29號窗口),提供快速優質安全服務。

成都市五城區及高新區范圍內的后子門、城東、城南辦證點自2020年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服務時間為上午9:00至下午17:00。2月3日至2月9日,浣花北路和建設北路辦證點暫停服務,2月10日起正常上班。

1.疫情防控期間,凡是進入后子門、城東、城南大廳的辦事群眾和工作人員,均須配合體溫測量、佩戴口罩等檢查,體溫異常、未佩戴口罩人員一律不進入大廳。

2.城東辦證點每天進行清潔消毒通風,僅開放位于匯泉北路323號一側大門;為防止疫情傳播,服務大廳不開中央空調,工作人員可不統一著裝。

3.疫情防控期結束后,不動產登記網上辦理事項、頒證方式繼續有效。

二、辦理行政審批事項

疫情防控期間,我局行政審批事項對外服務窗口(青羊區草市街2號)按照市 *** 政務服務中心統一要求開展防控工作。凡進入政務服務大廳的辦事群眾和工作人員,均需采用指定通道進出,服從工作人員臨檢篩查,配合體溫測量、佩戴口罩等檢查。體溫異常、未佩戴口罩人員一律不進入大廳。

為盡量減少人員往返大廳,以“四川政務服務網”()“天府通辦APP”為平臺,推行網上預約、網上申請、網上交件等不見面審批模式。涉及網上審批業務按市 *** 政務服務中心現行網上報件流程、規定統一受理和辦理。如還有疑問,可拔打咨詢 *** :028-86512745。無需緊急辦理事項,建議延后至疫情防控結束后再行申請辦理。

對涉及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相關事項實行預約辦理,在市 *** 政務服務中心五樓規劃和自然資源窗口,提供快速優質安全服務。

自2020年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服務時間為上午9:00至下午17:00。每周六繼續提供延時服務,但應提前網上預約。

三、“多測合一”管理工作

按照《關于印發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成自然資規〔2019〕4號)要求,成都市域范圍內“多測合一”成果提交全流程實行網上不見面辦理。建設單位通過登錄“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管理信息系統”()提交“多測合一”成果,無需提交紙質報告。規范性審核和具體審核結果將通過短信方式一次性告知,審核通過后,“多測合一”成果將自動共享至“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承擔規范性審核的部門不得對建設單位和測繪單位提出提交紙質原件查驗的要求。

測繪單位申請入駐成都市工程建設項目網上中介服務大廳從事“多測合一”事項的,在網上中介服務大廳注冊后,通過“多測合一”管理信息系統提交申請材料掃描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于2個工作日內返回注冊信息確認意見。測繪單位通過注冊信息確認后即認定入駐成功,可依法開展“多測合一”業務。應通過成都市不動產登記服務大廳窗口提交的紙質原件查驗材料,延期至2月10日起提交。

為阻斷疫情傳播,到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政務服務窗口辦理申請基礎控制點業務的測繪單位,辦理時請按照成都市政務服務管理和 *** 理政辦發布的公告要求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期間,對于“多測合一”施測所需的基礎控制點服務,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優先推行免費提供CORS賬號方式,原則上不提供紙質控制點,測繪單位將在申請通過后的2個工作日內收到開通CORS賬號的通知。應向控制點成果保管單位提交的有關紙質申請材料,可先將蓋章掃描件發送至郵箱3225744701@qq.com(聯系 *** 028-83226858),紙質原件材料延期至2月10日起提交。

“多測合一”聯系 *** :028-61884045,61884042傳真:028-61884042。

四、辦理城建檔案查詢利用有關事項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1號)精神,成都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自2020年2月3日到2月9號原則上不對外服務。確需辦理業務的實行 *** 預約服務,從2月10日起正式對外服務。

為確保群眾辦事需求,成都市城市建設檔案館從2020年2月10日起到疫情防控期結束以預約辦理為主。辦理群眾可通過服務 *** 預約辦理城建檔案查閱利用、城建檔案接收事項。

為阻斷疫情傳播,確需到成都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辦理業務的辦事企業和群眾,請配合做好體溫檢測,體溫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服務區域,在服務區域內請自覺全程佩戴口罩,發現未佩戴口罩者將勸離服務區域,如發現不良反應或出現不良反應時,請之一時間與成都市疾控中心19180633503、19180633506、19180633505的24小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咨詢 *** 聯系,也可與現場工作人員聯系,尋求幫助。

城建檔案查閱利用預約服務 *** :028-85988381;城建檔案接收預約服務 *** :028-85988392、83181201。

五、辦理國土資源檔案查詢利用有關事項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1號)精神,成都市國土資源檔案館自2020年2月3日到2月9號原則上不對外服務。確需辦理業務的實行 *** 預約服務,從2月10日起正式對外服務。

為確保群眾辦事需求,成都市國土資源檔案館從2020年2月10日起到疫情防控期結束以預約辦理為主。辦理群眾可通過服務 *** 預約辦理檔案查閱利用事項。

為阻斷疫情傳播,確需到成都市國土資源檔案館辦理業務的辦事企業和群眾,請配合做好體溫檢測,體溫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服務區域,在服務區域內請自覺全程佩戴口罩,發現未佩戴口罩者將勸離服務區域,如發現不良反應或出現不良反應時,請之一時間與成都市疾控中心19180633503、19180633506、19180633505的24小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咨詢 *** 聯系,也可與現場工作人員聯系,尋求幫助。

國土資源檔案館查閱利用預約服務 *** :028-87051144(傳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系統內部因工作需要查詢利用檔案可通過國土資源檔案館遠程查詢利用系統照常進行(服務 *** :87051144 、87058961)。

據悉,公告有效期至疫情防控期結束日。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彭驚

單位內部對疫情日常防控措施

單位內部對疫情日常防控措施如下: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劑等防疫物資儲備,制定應急工作預案,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加強人員健康培訓。

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接種疫苗后仍需注意個人防護。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工作人員健康狀況進行登記,如出現可疑癥狀應及時就醫。

在單位入口處對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對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核驗健康碼并進行登記,正常者方可進入。體溫異常者,建議及時就醫,就醫途中正確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加強辦公室、食堂和衛生間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調,開啟前檢查設備是否正常,新風口和排風口是否保持一定距離, 對冷卻塔等進行清洗,保持新風口清潔;運行過程中以更大新風量運行,加強對冷卻水、冷凝水等衛生管理,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

在辦公室、食堂和衛生間等場所應設置洗手設施,有條件時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加強對食堂、宿舍、衛生間等重點部位的清潔和消毒。

食品等原料從正規渠道采購,保證來源可追溯。鼓勵錯峰用餐,減少堂食和交流。

工作人員注意個人衛生,及時進行手衛生,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等。通過海報、電子屏和宣傳欄等加強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

當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時,應在 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相關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管理規定

之一條 為了規范測繪地理信息市場活動,加強市場監管,優化營商環境,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發包與承攬測繪地理信息項目、提供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等市場活動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第三條 從事測繪地理信息市場活動,應當遵守測繪地理信息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履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保守國家秘密,尊重知識產權,遵循誠實守信、公平競爭、承擔社會責任的原則。第四條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的統一監督管理。

網信、保密、發展改革、民政、財政、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大數據管理、市場監管、人民防空、知識產權、國家安全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與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管理有關的工作。第五條 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測繪資質證書超過有效期的,不得從事相關測繪活動。

由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實施的測繪資質許可事項,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委托設區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實施,并加強指導和監督。第六條 測繪地理信息單位設立的分支機構應當在測繪地理信息單位測繪資質等級許可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并接受分支機構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分支機構工作人員異地申請測繪作業證的,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提供便利。第七條 測繪地理信息項目應當依法通過招標方式實施或者自行實施。其中,使用財政資金的項目,應當按照 *** 采購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等不適宜公開招標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不得公開招標;涉及搶險救災、疫情防控等特殊情況,不適宜進行招標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不進行招標。第八條 使用財政資金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和涉及測繪地理信息業務內容的其他使用財政資金的項目,有關部門在批準立項前應當按照規定書面征求同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的意見。對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已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可供利用、不需要進行重復測繪的,不得重復測繪。第九條 使用財政資金的工程建設項目在規劃、用地、施工、驗收、不動產登記等階段涉及多項測繪業務的,應當以一次委托、聯合測繪、成果共享的多測合一方式實施,共享互認測繪成果,避免重復測繪。

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人民防空等有關部門應當統一工程建設項目涉及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要求和規則,建立健全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共享互認機制。第十條 測繪地理信息項目評標由招標人依法組建的評標委員會負責。評標委員會成員中測繪工程專家應當不少于三分之一。第十一條 招標人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通過設置與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無關或者不合理的投標條件限制、排斥測繪地理信息單位參與招標投標或者 *** 采購。

兩個以上測繪地理信息單位可以組成一個聯合體進行投標。第十二條 確定測繪地理信息項目承發包價格,國家有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執行;沒有規定的,在保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質量的前提下,按照市場原則自主定價。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協會可以為會員提供測繪地理信息市場價格咨詢服務,發布咨詢信息。第十三條 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測繪地理信息項目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示范文本應當包括相關質量技術要求、價款、項目完成期限、保密管理、知識產權保護、違約責任等條款。

招標投標或者 *** 采購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的承包單位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備案。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為備案提供線上不見面辦理便利化服務。涉及國家秘密的,依照保密法律、法規等規定辦理。第十四條 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的主體工作和技術設計、質量控制等關鍵性工作不得分包。

水利、交通等綜合性工程或者信息系統項目中有關測繪地理信息業務應當由具有相應測繪資質的測繪地理信息單位承擔。需要分包的,應當征得發包單位同意。

測繪地理信息監理項目、以多測合一方式實施的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禁止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