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導航用哪個好?

有騰訊地圖、百度地圖、高德地圖、快路況、七星導航地圖等。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騰訊地圖

騰訊地圖是由騰訊公司推出的一種互聯網地圖服務。用戶可以從地圖中看到普通的矩形地圖、衛星地圖和街景地圖以及室內景。

用戶可以使用地圖查詢銀行、醫院、賓館、公園等地理位置,有助用戶的平時生活出行所需。

2、百度地圖

百度地圖是百度推出的智能化位置服務平臺,百度地圖90%數據采集環節實現AI化 ,擁有國內領先的采集團隊和采集設備,是業內AI化水平領先、搭載頂尖AI技術,擁有豐富全景數據的地圖服務商,道路覆蓋里程達1000萬公里。

路線精準規劃,根據未來預測路況,推薦更優通行路線,避堵效果全面升級;業界首創智能定位衛星,導航信號弱啟動智能定位。

3、高德地圖

高德地圖擁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測繪航空攝影甲級資質和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三甲”資質。

地圖導航功能覆蓋全國364個城市、全國道路里程352萬公里,全程語音指引提示,完善偏航判定和偏航重導功能。

4、快路況

快路況是360旗下安全路況導航產品,實現快速切換音樂新聞、快速查看出行路況、快速查看沿途路況視頻的導航App。

它的導航特點是時間短,少擁堵,不收費,多種路線偏好可供選擇。

5、七星導航地圖

七星導航地圖是由國內知名科技公司廈門北斗航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生活實用綜合類地圖應用。

軟件提供了聚合國內主流的地圖,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便捷的導航服務。功能非常強大,不論在多偏僻的地方都可以很好地被找到。

地圖爭奪戰升級,華為、滴滴紛紛入局,老圖商們很“受傷”?

文| AI 財經 社 吳迪

編輯| 張碩

巨頭之間的競賽,成了一些中小公司的“福音”。

周非池意識到公司正身處一個“非常好的機遇”下,并且今年以來的感受愈發明顯。

他的公司瞰景 科技 ,是國內地理信息行業專注于提供實景三維建模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具體來說,通過售賣專業軟件,為存在高精三維地圖 *** 業務需求的企業提供數據生產工具。

瞰景 科技 2012年成立,去年至今業務突飛猛進。“目前來講,比較大型的圖商,或者說線上地圖的服務提供商,只要涉及到實景三維的數據,多多少少都已經是測繪甲級資質地圖我們的客戶了。”周非池告訴AI 財經 社。

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精度地圖賽道的火熱。高盛此前預計,2020年全球高精地圖市場規模為21億美元,2025年該市場將達到94億美元。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和普及,高精度地圖更是成為車企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以及互聯網巨頭們重要的流量入口。

高精地圖的入口之爭背后,則被認為是爭奪自動駕駛的未來,以及構建各自業務生態壁壘的“生命線”。

搶占未來地圖入口

在某頭部地圖軟件公司任職的彭超越形容這種升溫的競賽狀態,是逐漸“從上升期向白熱期在過渡”。

普通精度的電子地圖導航到今天這個階段已經屬于中后期了。“最頭部的兩家,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從2017年左右用戶的活躍度就基本持平了。”他告訴AI 財經 社,真正激烈的是下一賽道,“就是頭部幾家公司對高精地圖、高精定位,包括地圖對 社會 賦能方面的爭奪。”

圖/視覺中國

除了大眾熟知的地圖應用軟件高德、百度、騰訊之外,京東、滴滴、美團,這些電商、生活服務類起家的公司,也紛紛加入新的戰局之中。此外,賽道上還能看到包括以四維圖新為代表的傳統地圖生產商,以及華為、小米等 科技 公司的身影。

今年10月,滴滴出行悄然上線了自研地圖業務滴滴地圖,并注冊了新的商標,內嵌滴滴地圖功能的導航及公交菜單也出現在滴滴出行乘客端App的一級菜單欄目中。作為以出行業務為支柱的公司,滴滴一直使用第三方的地圖導航,成為它更大的缺憾和不足。此舉被認為是滴滴在試圖補足短板。事實上,滴滴公司在2017年就獲得了國家測繪地理局頒發的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這是從事電子導航類地圖資質的更高門檻。

百度地圖的一位員工告訴AI 財經 社,百度做高精度地圖是為了無人駕駛和一些基座型的能力建設服務。同樣,滴滴也將自動駕駛視作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今年6月,滴滴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在上海開放首秀。

無獨有偶,美團不久前也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美大智達 科技 有限公司”拿到導航地圖 *** 的甲級測繪資質。美團當時回應媒體表示,“地圖是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的基礎設施,美團將依照國家法規有序開展相關工作。”

王興和他的美團可能要深入地圖企業高精地圖的腹地,而被王興吐槽的主流地圖應用廠商,百度、高德近期也都加緊各自的商業化落地,動作頻頻。百度在北京大張旗鼓開放了無人駕駛出租車試駕;高德則在聚合打車模式上加碼出租車業務啟動“好的出租”,被指挑戰滴滴。

另一則來自大公司相關進展的消息是,華為正式在海外上線了自己的地圖產品“Petal Maps”。雖然華為曾承諾不參與國內地圖的競爭,但一位接近華為的人士告訴AI 財經 社測繪甲級資質地圖:“華為在這一塊的技術積累和它的能力不輸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國內互聯網一線巨頭對華為的這種警惕和防范,我覺得也是非常必然的一件事情。”

在地圖領域任職多年的彭超越近來看到的是“自動駕駛、車聯網、車路協同、車道級導航、高精地圖包括高精定位市場的逐漸繁榮”。幾年前,他就預感到了這一領域會變得“熱鬧非凡”。他當初的判斷依據是,像美團、滴滴之類的公司,都有一些生態需要地圖業務的支撐,加入進來順理成章。

在他看來,這些互聯網公司通過各種各樣的并購之后,已經各自形成了合力。“現在像百度、騰訊、阿里,其實他們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生態,誰家沒有做一些能夠有獲取到位置信息能力的業務測繪甲級資質地圖?又有誰家沒有對這些地理信息數據來進行應用落地的需求?”他反問道。

“對于這些各自領域的巨頭公司來講,地理信息和地圖已經成為它們各種各樣、能夠觸及到民生的方方面面的業務都需要的底座。”他進一步解釋。

一位業內人士則告訴AI 財經 社,包括百度、高德在內的導航電子地圖企業因軟件免費供大眾使用,仍處在虧損狀態。而高精地圖的應用主要集中在to B領域,將成為一種可行的變現方式。“所謂的賦能企業,其實也是出于止損和賺錢的訴求。”

新入局者的挑戰和難度

需要明確的是,高精地圖不是精度更高的導航地圖。

地圖生產商“四維圖新”的產品經理周猛,給高精地圖下的三個定義是“高鮮度、高精度、高豐富度”。

他將高精地圖視作是“完全不同于導航地圖的”全新產品。“導航地圖是作為車中 娛樂 模塊存在,在實際開車過程中實現糾錯,不必詳細到車道級,只需要看到道路的大致就可以了。高精地圖精度極高,路面和路外基礎設施信息也非常豐富。”

周非池也告訴AI 財經 社,自動駕駛用途的這種高精地圖的數據儲備,數據生命周期之短,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的要求之高,跟傳統的所謂導航地圖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在他看來,高精地圖不僅僅局限在一個二維的車載道路,而是“一個全面狀的三維地圖的需求”。

圖/視覺中國

自動駕駛雖然因為實踐中的局限,熱度已經大不如前,但它推動了高精地圖的發展。反過來,高精地圖的進步,也將帶來自動駕駛的實踐突破和體驗提升。

“有了高精地圖之后,仿佛開啟了上帝視角一樣,可以高速自動駕駛。”周猛在近期的一次線上分享中表示。

不過,這仍然是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彭超越將美好憧憬拉回現實:“其實現在車道級導航還做不到高精,是需要持續演進的,不是說我們的工藝能達到高效的更新,高精就很快能做起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周非池將高精地圖的投入,視為“很有風險的燒錢行為”。“如果我有一部自動駕駛的車輛,按照上個星期的高精度地圖數據行駛,不管你精度能達到多高,對我來講都已經沒有用了,依然有可能出現事故。”他告訴AI 財經 社,前提一定是解決了按天、按小時更新的動態數據采集。“目前來看,自動駕駛在很多政策法規、道路基礎設施甚至行人,以及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的車輛要共存等方面,還有非常多的不可控性。”

事實上,各家圍繞高精地圖生產,以及基于高精地圖對 社會 賦能的賽道領域上的角逐,也需要面臨一些政策上和數據安全隱憂方面的約束。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訴AI 財經 社,早在2013年某巨頭的地圖產品就曾進行過高精度地圖方向 探索 ,當時這家巨頭的負責人雄心壯志,要一年在幾十個城市中上線相關的公眾化產品,但“由于太高精度,出于地理信息數據保密等要求,最后沒能上線”。

該人士還表示,過去深圳有一家創業公司曾提出一個類似谷歌地球的產品,“就是在云端做數據處理,然后直接在云端就可以瀏覽,在網上進行發布。“也是因為觸及到了一些數據保密方面的問題,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商務上的阻礙,所以這個深圳團隊的業務現在已經結束了。”

單就高精地圖的生產方面,其實政策上是鼓勵的。但彭超越告訴AI 財經 社,“用戶信息、用戶的定位,包括一些政策區域性的問題,這些方面可能會敏感,有一些政策的管控。”

不過,一些樂觀的跡象已經顯現。近期,在相關測繪資質認證上,國家進一步簡政放權。“將測繪資質類別和等級總數由138項減至20項,除導航電子地圖 *** 外,將其余甲級測繪資質審批全部下放至省級。”一名產業人士對AI 財經 社稱。

該產業人士介紹,高精地圖不管是地圖廠商的數據儲備,還是采集能力,目前來講都已經不是瓶頸。“我相信隨著很多技術的完善以及政策法規的完善,國內的高精度地圖尤其高精度真三維地圖,也很快能夠通過互聯網公眾服務的方式對大家打開。”

老圖商很“受傷”

另一種被視為“必然的趨勢”也正在顯現。

特斯拉車主胡兵,今年逐漸用回了自帶的車載導航。“原來大家都在用四維圖新地圖的時候,我所在的特斯拉車主群里面最典型的一個現象就是很多人都不用車載地圖,都自己在旁邊架個手機,開百度或高德。”今年1月,特斯拉將車載導航切換成了百度。

圖/視覺中國

胡兵也是其中的一員。他們認為四維圖新的地圖導航“錯誤比較多,更新不及時”。切換地圖之后,胡兵感受到了使用體驗的提升。“很多數據更新的時效性也提上來了,道路情況也準了”,他說,“慢慢又用回了車載,畢竟內置的方便而且屏幕大。”

百度地圖成功牽手特斯拉,似乎讓四維圖新成為了“受害者”。但該公司對此給予了否認。四維圖新當時回應表示,地圖切換只涉及在線渲染,從騰訊地圖切換為百度地圖,但車機端地圖包全系依然都是四維圖新數據,雙方合作繼續。

表面上看似乎是騰訊地圖和百度地圖的業務競爭,但背后卻存在更深的關系糾葛。

作為國內資歷更高的底層圖商,四維圖新為多家地圖應用企業提供基礎數據,包括華為、騰訊、滴滴、京東等,甚至百度之前也是四維圖新長期的合作伙伴。

由于業務綁定緊密,四維圖新與地圖應用巨頭的關系也十分緊密。根據公開資料,騰訊在2014年通過股權 *** 成為四維圖新的第二大股東。百度與四維圖新的合作最早也始于2009年,很長一段時間百度通過付費使用四維圖新的底圖。但雙方的合作持續到2016年底,此后未再續約。

一位百度地圖內部的人士對AI 財經 社解釋,終止和四維圖新的合作和公司的戰略布局有關。“過去地圖的生產、應用是分開的,現在之間的界限比較模糊,逐漸聚攏化了。”他稱。“很多互聯網的新巨頭也好,老巨頭也好,它們自己做數據的采集,對老的圖商造成一些生意上的壓力,我覺得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據AI 財經 社了解,不僅是數據歸屬問題的爭端,百度、高德這些互聯網企業剛入局的時候,瘋狂從四維圖新等老圖商們手里挖人。一名四維圖新的內部人士對AI 財經 社的描述是,“不計成本”。

一位資深的從業人員告訴AI 財經 社,既然地圖服務對互聯網各巨頭來說都是剛需,“而我又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就能夠招得到有足夠能力的人幫我去做這件事情,我也就不需要把地圖服務的生命線依賴于某一個第三方的服務商身上,何樂而不為?把采集的能力掌握在自己手里,這會變成一個必然的剛需。”

該人士稱,實際上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里面的水分或者說利潤差還是足夠可觀的”,“打個比方,我現在每年支付給圖商去買圖的費用,可能從中抽出一部分錢,我就自己能去把這個事干了”。

他進一步解釋。對于互聯網巨頭來說,它們也并非是出于單一目的自己投入去做數據采集,搶圖商的生意。“比如,高德被阿里收購了之后,給菜鳥 *** 天然帶來了這些門址信息。很多的事情其實還要花錢去做,可能人家的另外一個生態關聯公司,天天就是就這事的,而獲得這些位置數據其實是人家的邊際成本,甚至是沒有成本的。”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四維圖新會陷入業績困擾。根據2020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四維圖新前三季度營收15.3億元,同比下降0.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95億元,同比下滑904.4%。這也是四維圖新連續第三個季度歸母凈利下滑。

百度、高德、騰訊都有自己對應的地圖生產商,甚至各家也在競相自己生產高精地圖,對傳統圖商提出了挑戰。“業務越聚合、投入越大的公司,如果有能力自己生產高精地圖的話,可能越不需要花錢來買高精地圖的數據了。”彭超越說,百度剛做搜索引擎的時候,百度地圖對它來說是一個引流的作用,打開手機看地圖是一個剛需,但是它當時可能并不想花錢去養人、養隊伍采集數據。

但現在情況變得截然不同。尤其采集技術已經非常人工智能化的今天,傳統圖商并沒有特別堅固的壁壘。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彭超越、胡兵為化名)

蘋果地圖和高德地圖有什么區別?

iPhone自帶的地圖App在國內其實一直也是用的高德地圖的數據,也就說兩者的數據來源是一致的,只不過高德有自己的App,蘋果也有自己的App,分別做了定制化開發,其他的基礎數據都一樣。

蘋果內置地圖的數據來自高德

大家注意去看就會發現,蘋果地圖上隨便選一個地點,然后點進詳情頁,進去就會發現蘋果里面有個“更多詳見高德地圖”,這說明什么問題不用我多說了吧,蘋果地圖在國內就是用的高德地圖的數據。

也就是說蘋果只是做了一個地圖App,這是由于外國企業在國內沒有地圖測繪權利,蘋果在國內沒有自己的數據,也不能用Google的數據,只好轉向高德地圖。當然這個也是為了保護國家的安全,以及保護大家的隱私,Google地圖的測繪團隊有多厲害自然不需要我多解釋。

高德地圖接口碑和點評、蘋果地圖接了點評

地圖聯系最為緊密的服務就是O2O服務,國內目前更大的O2O企業毫無疑問就是美團點評,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阿里巴巴的口碑。

美團跟蘋果的關系一直都比較好,庫克來中國的時候,王興也曾親自陪同,王興還親自教庫克怎么用大眾點評在線點單,兩個人一起線下吃生煎。蘋果地圖內置的O2O服務也是來自大眾點評,選擇一個地址點進詳情頁,信息頁面下方就是大眾點評的推薦頁面。

高德地圖自然就很好理解了,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導航業務,高德地圖沒理由不支持口碑的業務發展,自然也就將口碑作為內置O2O服務了。不過口碑的用戶確實比較少,高德地圖于是把“附近”這塊功能全都給了大眾點評。

蘋果地圖比較純粹,高德地圖服務多

功能上講,蘋果地圖確實是更加純粹的地圖App,除了基本的導航、叫車、O2O服務推薦之外,沒有多余的功能,高德地圖就比較復雜,有一堆服務都在高德地圖上。

蘋果地圖的添加聯系人非常方便,這個功能不常用但是一旦使用就非常方便。尤其是對于那些做生意的,可能客戶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添加到地圖就非常方便,還有做銷售的,也可以通過這個非常方便的管理拜訪路線。

高德地圖就是典型的具有“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的App,一個App恨不得什么功能都給你安排上,也不管你用不用,這些功能都在那里。高德地圖則是景點門票、卡券、店鋪、打車用車單車、內容服務等等各種亂七八糟的都有。

我個人的角度更喜歡Google Map和蘋果地圖,功能比較簡潔不累贅。國內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我都用過,總體來說我更喜歡百度地圖,高德地圖很久以前導航把我導到單行道死胡同了,開車倒車半天的痛現在還記得。

關于蘋果地圖和高德地圖有什么區別?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我這里主要從三個點來說說他們之間的區別。

一、國籍不同

1、蘋果地圖:是美國 蘋果公司發布的在移動操作系統iOS中預裝的軟件,只運行于iOS系統。

2、高德地圖:是中國 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是中國高德(AutoNavi)研發的地圖產品,有iOS、Android兩個版本,除了兩個標準版,Android陣營中,還與三星S4、OPPO FIND5等廠商合作預裝定制版本。

二、特點不同

1、蘋果地圖:采用矢量引擎,可以進行平移和縮放等功能。地圖app可預測可能要去的地點,并根據適時路況及時間、所在的位置以及日程安排,建議前往該地點的便捷方式。

2、高德地圖:擁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測繪航空攝影甲級資質和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三甲”資質,其優質的電子地圖數據庫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三、功能不同

1、蘋果地圖:針對要去的目的地,地圖app可以為推薦避免交通擁堵的理想路線,還能為日歷上即將進行的會議規劃路線等。

2、高德地圖:最新矢量地圖渲染,更高質量地圖效果、最豐富數據信息、最快速操作體驗、最節省數據流量。專業地圖服務:實地采集、 *** 采集,行業領先。2000萬POI信息,每年四次信息更新。

綜上所述,蘋果地圖和高德地圖在與開發商不同而導致的功能不同,就好像蘋果手機和華為手機的不同,用戶究竟是喜歡用蘋果手機還是華為手機,只看各自的愛好和需求,謝謝。

我直接就是國內高速,不知道測速的,高德,超速會有紅色數字提示,很顯眼。蘋果沒有。但去國外,不還是得用蘋果的。并且還帶每個地方的中文翻譯。最主要的,高德真的費電。并且一直開著手機能燙到沒法用手握著手機,不充電的話,3個小時左右就到20電量了。幾乎跟打 游戲 費電程度差不多。蘋果的省電。但蘋果的弊端就是,沒有時速顯示。只是提示一句,前方有測速,這點不如高德的時速顯示。

蘋果手機在中國用的地圖就是定制版的高德地圖,與我們在App Store里面下載的高德地圖在地圖數據內容是一樣的,但是蘋果自帶的要更“清爽”一些,個人感覺更流暢一些,但是后下載的地圖自定義功能更多一些,比如個性化設置特別是語音包方面以及周邊等信息更全面。用起來見仁見智,有點像用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各有千秋。

至于蘋果為什么在中國用定制的高德地圖,主要原因是地圖數據要實時更新,更新靠的是那種測繪車去測量標記,比如哪里有闖紅燈拍照,哪里限速多少等等,國家當然不會讓外國公司去那么細致地測量我國的土地(據說日本在侵華戰爭前就派人先來測繪),類似于我國要求蘋果公司把在中國的數據留在國內一樣。

最后溫馨提示一下:用高德地圖開車導航前一定要選好路線,否則很容易變成缺德地圖[淚奔]

蘋果地圖只有在中國由于一些限制購買了高德地圖的服務,在國外原來使用的是Google地圖,現在已經切換到蘋果自己的地圖服務了。

一、指代不同

1、蘋果地圖:是蘋果公司發布的在移動操作系統iOS中預裝的軟件。

2、高德地圖: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

二、特點不同

1、蘋果地圖:采用矢量引擎,可以進行平移和縮放等功能。地圖app可預測可能要去的地點,并根據適時路況及時間、所在的位置以及日程安排,建議前往該地點的便捷方式。

2、高德地圖:擁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測繪航空攝影甲級資質和互聯網地圖服務甲級測繪資質“三甲”資質,其優質的電子地圖數據庫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三、功能不同

1、蘋果地圖:針對要去的目的地,地圖app可以為推薦避免交通擁堵的理想路線,還能為日歷上即將進行的會議規劃路線等。

2、高德地圖:最新矢量地圖渲染,更高質量地圖效果、最豐富數據信息、最快速操作體驗、最節省數據流量。專業地圖服務:實地采集、 *** 采集,行業領先。2000萬POI信息,每年四次信息更新。

之前蘋果內置的地圖是谷歌,后來經過不可抗力之后,蘋果公司做了很多本地化的工作。例如微博代替Twitter,高德地圖代替谷歌地圖。

蘋果數據用的高德的,沒有太大的區別,高德的功能更豐富一點

你好

美好嗎好喜歡課程考核

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是中國的?

高德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導航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自2002年公司成立以來,經過不懈努力和艱辛探索,積累了扎實的技術,構筑了地圖行業高壁壘,公司在各項業務取得重大發展的同時成為行業翹楚。除地圖導航外,高德地圖還為用戶提供打車、酒店、門票等一站式出行服務,每年為用戶節省出行時間超過19.3億小時,為30多萬移動應用提供位置服務。百度(Nasdaq:BAIDU)是全球更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1月由李彥宏、徐勇兩人創立于北京中關村,百度致力于向人們提供“簡單,可依賴”的信息獲取方式。“百度”二字源于中國宋朝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詩句:“眾里尋他千百度”,象征著百度對中文信息檢索技術的執著追求。于2005年8月5日在納斯達克上市。2016年4月13日,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通過內部郵件宣布百度業務架構重組。2018年3月8日,百度宣布成立量子計算研究所,段潤堯教授出任研究所所長。5月10日,百度向阿里出售所持餓了么股權,套現4.88億美元。2018年8月22日, *** 北京監管局發布《關于核準北京百度百盈科技有限公司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批復》,核準百度百盈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資格,該項許可正式批復日為2018年8月13日。2018年9月,百度與Intel共同發起的“5G+AI邊緣計算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2021年3月23日,百度集團正式登陸香港交易所。